绝密小说网

第78章 何安瑶苗

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绝密小说网jm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78章

何安瑶苗

“七月庚子日,楚王桢、湘王柏领湖广都司及王府护卫兵马擒杀一千四百余人,诸猺遂奔窜,向西南遁去……”

清晨,当武英殿内朱允炆的声音传出,殿内的朱元璋也高兴的抚了抚须。

一旁,沉稳许多的朱高煦只是安静倾听,结束后低头继续处理奏疏。

如今已是七月十四,距离朱高煦上次和朱元璋争辩倭患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朱高煦上午在武英殿陪同理政,下午则是前往颖国公、宋国公府学习,时不时与杨展、王瑄二人见面。

似乎是因为上次争辩失败的缘故,朱高煦在那次后便很少会和朱元璋争辩,只会在他提问题的时候回答。

这样的改变对于朱高煦本人来说无疑是不错的,但朱元璋却不喜欢。

如眼下,见朱高煦没有什么意见提出,朱元璋便转头看向他:

“你两位叔叔平了这瑶乱,但不久之后还会有瑶人再乱,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朱高煦低着头,并不知道朱元璋是在询问自己,倒是朱允炆见状笑着抢答道:

“瑶人叛乱,无非是因为人性贪婪,觊觎汉人钱财罢了。”

“以孙儿看来,只需要出兵平叛,即可一劳永逸。”

“……”朱允炆的回答让朱元璋皱眉,而朱高煦听后虽然觉得不对,但也没有反驳朱允炆的看法。

他牢记着冯胜的提醒,在理政的时候大多不得罪朱允炆,甚至还有意讨好。

尽管这样的做法让他自己都感觉到恶心,但是为了让朱元璋高兴,避免朱元璋认为燕府跋扈,他只能这么做。

“高煦……”

朱元璋没有回应朱允炆,而是执拗的念着朱高煦的名字,想要让他回答。

对此,朱高煦只能在心底无奈叹气,抬手作揖道:

“太孙说的不错,但一些旁枝末节还没有补全。”

尽管认为朱允炆说的不对,但朱高煦还是只能先认同附和,随后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瑶人之中,确实有贪婪之人,但也有良善之辈。”

“孙儿以为,良善之辈并不想劫掠汉民,说到底无非是活不下去罢了。”

“但凡给他们几口吃的,他们也不会下山造反。”

“高煦……”朱允炆皱眉提醒,似乎认为他说的话有些大不敬。

“说的很好,倒是没有和下面那群人一样,闭着眼睛说瞎话。”

朱元璋颔首赞同,他并不认为自己所治理的天下已经能做到人人吃饱饭。

作为一个起义出身的人,朱元璋比谁都清楚,但凡有一口饭吃,他也不会揭竿而起。

他如此,瑶人也是如此。

“孙儿以为,对于居于山中的瑶民,可以将他们招抚,安排去一些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生活,并发给他们耕具,免除三年赋税,发放口粮。”

朱高煦说着他对瑶民的政策:“除此之外,还需派出能工巧匠,帮助他们修建水利,加盖房屋。”

“呵呵……”听到朱高煦的话,朱允炆打断了他:

“高煦,你说的很好,但如果这些瑶民真的那么老实就好办了。”

“以往朝廷不是没有派出官员去管理他们,招抚他们下山耕种,但他们大多都是在下山几年后再度反叛,继续上山为寇。”

说到这里,朱允炆转身对朱元璋作揖:

“爷爷,孙儿以为,对于这些作乱的瑶民,当用重典!”

他这话说出的时候,身上凛然正气,好似这些瑶民的错都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官府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样的姿态,朱高煦很不喜欢,但他却不能出口反驳。

倒是朱元璋平淡听着朱允炆的话,表情没有变化,不显山不露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五胡明月重生之朕即国家少女与枪与异界宦海风流大明小官人淘宝大明大明之帝国再起宣和画卷从来没有的帝国大国崛起1857三流书童大汉昌邑王唐时归千年军国三国云飞扬樱花下的血刀大明公侯乱世妖娆王乌衣天下三国之帝统天下贼三国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晋枭纪元1701大唐西域少年行大唐国妖汉室可兴明风万里三国之蜀汉复兴回到明朝当太子江东幼虎宗明天下汉家日月异域人生医入白蛇无赖帝师战国修罗传虚拟战线最终反击异域纵横记